赶集是一种民间风俗,也是一种周期市场,或十天一次或五天一次,八十年代初,苏梨所在的凤城县赶集大半是七天一次。

离凤城县最近的几个镇的赶集日也是七天一次,凤城县和几个镇轮着赶集日,空闲一天,正好分完七天。

镇上赶集热闹,却比不上凤城县赶集热闹,卖得东西也最多。

苏梨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赶集了,就算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县城也不怕,兴致勃勃的。

可惜平日里能去赶集的机会很少,一年去个三四次已经算很多了,没事等闲不会去,苏梨在娘家时,一年到头也去不了一次,嫁到唐家后倒是有了机会去。

苏梨收到唐元宵寄回来的补贴后,兴奋得就想偷偷去赶集,可惜赶集日那天唐母有亲戚走了办白事要去帮忙,不能带小唐陌去,唐母让苏梨带,还嘱咐她如果去放牛就把小唐陌放隔壁人家请李婶帮看着。

苏梨太想去赶集了,村里早上都要去干活,小唐陌也不能一大早就请李婶帮看,最后就决定带了小唐陌去了凤城县赶集。

天蒙蒙亮,唐母走后她也带着小唐陌出发了,走了四个小时山路才到县城,一路上苏梨做不到全程背,背了一半路,小唐陌自己也走了一半的路,到县城累得萎靡不振。

苏梨到了县城却一下子精神起来,带着小唐陌直奔赶集主街。

临近过年,又是冬天,家家户户来赶集采买,不长的石头路人满为患,人挤人的好不热闹。男女老人小孩,一个推着一个,或挎着篮子或背竹篮,穿着新旧不一的棉袄棉裤,脚上或布鞋或草鞋,大半脸色黝黑,都是种庄稼的农民。

小媳妇小姑娘编着黑黝黝的麻花辫,带着颜色鲜艳的头巾,老一些的带着深色的头巾,看东西看得眼花缭乱。

编着长长大辫子,带着大红头巾的苏梨,拍拍身上的旧棉袄,低头和小唐陌嘱咐,“一会紧跟着我,别走散了知道吗?”

唐陌点头,苏梨就拉着唐陌一头钻进了人群中,看着路两边的摊子眼睛忙个不停,都看不过来了。

她记不得牵小唐陌了,小唐陌记得牵,小手紧紧拉着她的衣摆,一路紧跟着,苏梨看了就放心了,一心扑在两边的东西上。

挤着看着就到了一个路口,“手绢,漂亮的手绢,绑头发最好看...都来看看。”

随着吆喝声,大姑娘小媳妇都挤着去看,吆喝的女孩子站得高高的,头发上果然绑着手绢,真的特别好看。

苏梨眼睛一亮,直接冲过去往人群里挤,挤进去后,她就看花了眼挑迷了眼,依稀听到小唐陌喊她说他被挤得难受,苏梨随口应了一声也没管。

后来好像隐约听到小唐陌的声音了,可惜她没在意,直到买好手绢心满意足出来,再找小唐陌就不见了人。

前世,苏梨被吓得脸色惨白,立刻扒开人群找唐陌,没找到后她又哭喊着唐陌的名字将整条集市都翻了过来,连县城口那些骡子毛驴背上的箩筐也没放过看了,可惜最后还是没找到小唐陌。

这一世,知道那样找不到小唐陌,知道小唐陌是被人贩子抱走的苏梨,没有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,而是转身目的明确向不远处的公安局跑去。

为了让公安局出警,苏梨撒了个小谎,说早了小唐陌丢失的时间。

公安局会出警,可惜怎么找却有了分歧。

“不用到处帮我找,唐陌是被人贩子抱走的,人贩子可能马上就要离开县城,现在只要去赌他们就行,唐陌五岁,穿蓝色棉袄,黑色布鞋,眉心上方有一颗痣,他可能是睡着的,抱着他的人身边可能还会有其人贩子,也抱着孩子......”

苏梨一字一句,清晰准确的传达了信息,条理清楚,口齿清晰,已经舍弃了方言,而是改用的标准的普通话。